本报告基于2025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深入分析下半年A股市场投资逻辑,聚焦半导体、新能源和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板块,精选十大龙头公司,为投资者提供精准决策参考。
本报告旨在深度解读2025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释放的关键政策信号,并在此基础上,前瞻性地分析2025年下半年中国A股市场的核心投资机遇。会议重申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明确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为下半年经济稳增长与提信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下半年的A股市场将围绕两大主线展开:一是政策加码下的稳增长与扩内需,特别是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和部分基础设施领域;二是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这不仅是短期稳增长的抓手,更是十五五规划布局的长期战略方向。
基于此,我们认为半导体、新能源、以及人工智能(AI)与数字经济将成为下半年最具潜力的三大核心受益板块。本报告通过整合券商研究、公募基金持仓数据及相关指数成分股,遴选出在这些板块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和高成长潜力的十大重点公司,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2025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并为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会议的核心精神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会议承认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及重点领域风险隐患等挑战。但同时强调,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会议明确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要适度宽松,旨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并确保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虽然会议未直接提及降准降息,但适度宽松的表述以及持续发力、适时加力的要求,为下半年进一步的流动性释放(如降准、MLF降息)打开了想象空间。
会议将提振内需放在突出位置,这与下半年计划实施的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以及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等具体措施一脉相承。
同时,会议强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显示出通过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的决心。
会议研究了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指明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这表明,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不仅要顾及短期稳定,更要为中长期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进行布局。
这种长短结合的政策思路,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长期确定性,也为资本市场指明了长期投资方向。
宏观政策的协同发力将直接利好与内需相关的板块。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4%左右的赤字率安排,以及持续的消费刺激政策,将成为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聚焦新能源汽车和家电的以旧换新政策将直接提振相关产业链的需求。此外,商务部牵头的服务消费季活动将惠及餐饮、住宿、家政等多个领域,利好大消费板块的估值修复。
稳增长离不开基建投资的支撑,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政策也将持续。这为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传统周期性行业带来了阶段性机会。
这是下半年乃至未来数年最为重要的投资主线;规划的研讨,以及此前一系列对新质生产力的强调,都预示着国家战略资源将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预计针对半导体、AI大模型、新型储能、氢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产业基金支持将进一步加强。
科创板改革的深化,如将AI、低空经济等纳入第五套上市标准,将为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提供更通畅的融资渠道,提升整个科技板块的估值弹性。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科技自主可控的需求愈发迫切,通信、电子(半导体)、计算机、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将持续加速,形成长期投资赛道。
结合宏观政策导向与产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以下三大板块在2025年下半年具备最确定的投资机会:
投资逻辑:半导体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石,也是大国博弈的焦点。政治局会议强调的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半导体领域体现为对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的强力支持。
从设备、材料到设计、制造和封测,国产替代的需求巨大且紧迫。根据2024年和2025年初的机构调研和持仓数据,半导体设备、先进封装、以及部分数字和模拟IC设计公司持续获得机构增配。
投资逻辑: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战略下,新能源产业的长期成长性毋庸置疑。政治局会议定调的扩内需政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和下乡活动,将直接刺激销量。
同时,技术迭代是新能源板块的核心驱动力,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将持续受益于政策支持,而氢能、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等未来能源技术则是十五五规划可能重点扶持的方向,具备长线投资价值。
投资逻辑: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政策层面大力推动AI+行动,旨在将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将从上游的AI算力(如AI芯片、光模块)向中下游的应用场景拓展,例如AI在金融、医疗、工业制造等领域的落地应用。此外,Wind和同花顺等金融数据服务商自身也因其在AI+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而受到市场关注。
由于截至报告日(2025年7月30日),尚未有权威机构发布针对本次会议后的精准推荐名单,本名单是基于对2025年上半年券商研报、公募基金Q2持仓报告、Wind/同花顺新质生产力相关指数成分股,以及历史龙头公司表现的综合分析与交叉验证,遴选出的在上述核心板块中最具代表性的10家公司。
投资逻辑: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龙头,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两大黄金赛道的核心标的。公司是同花顺新质50指数的重要成分股,2025年Q2稳居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机构共识度极高。其在中证新能源指数中权重第一,是板块的压舱石。
投资逻辑:集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和半导体于一体的垂直整合巨头。直接受益于以旧换新和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消费刺激政策。公司被多家券商持续看好,2025年Q2进入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市场地位稳固。
投资逻辑:国内半导体设备的绝对龙头,产品覆盖刻蚀、PVD、CVD、清洗等核心环节。在科技自主可控大背景下,是国产替代逻辑的最核心受益者。公司在8月份券商金股推荐中多次被重点推荐,且是公募基金在半导体板块的核心重仓股之一。
投资逻辑: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晶圆代工企业,是保障我国芯片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公司在公募基金半导体持仓中市值常年位居前列,是机构配置半导体板块的必选标的。其在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中亦是核心权重股。
投资逻辑:全球光伏硅片和组件龙头,深度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和国内双碳目标。公司在历史上多次被券商推荐为月度金股,且在2025年Q2成为部分知名基金的头号重仓股,显示出机构对其困境反转和长期价值的认可。
投资逻辑:国产CPU和DCU(数据中心处理器)的领军企业,是AI算力国产化的核心力量。随着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的爆发,其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在2025年早期的半导体龙头股推荐名单中占有一席之地,且是公募基金在信创和AI算力领域的重要布局对象。
投资逻辑:全球领先的图像传感器(CIS)芯片设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安防等领域。汽车智能化趋势为其带来持续增长动力。公司是历史上的半导体龙头股之一,2025年Q2被部分基金新晋纳入前十大重仓股,显示出机构对其景气度回升的看好。
投资逻辑:全球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出货量的双料冠军,完美卡位光伏+储能这一高增长赛道。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其产品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根据2025年6月数据,公司在光伏行业机构持仓市值中排名第一,同时是中证新能源指数的核心权重股。
投资逻辑:国内半导体刻蚀设备的龙头企业,其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在全球一线客户的生产线上实现量产。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与北方华创共同构成了国产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双子星,长期位列公募基金半导体持仓前茅。
投资逻辑: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其AI开放平台和问财智能投顾产品是AI+应用的典范。公司不仅自身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还编制了同花顺新质50指数,在AI应用端具备标杆意义。公司持续获得券商买入或增持评级,是AI应用落地的优质标的。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力度和效果可能不及预期。政策落地过程中可能面临执行偏差、配套措施不足等问题,影响政策效果。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尤其是中美科技博弈)加剧,可能对相关产业链造成冲击,影响国内企业的海外业务和供应链安全。
A股市场自身存在情绪波动和流动性变化的风险,可能导致股价短期内偏离基本面,投资者需注意市场系统性风险。
科技行业技术更新迅速,相关公司若未能跟上技术发展趋势,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投资者需关注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