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西门子公司表示,美国商务部已通知全球三大芯片设计软件(EDA)供应商——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此前要求其在华业务必须申请政府许可的规定现予撤销。
西门子公司称已全面恢复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访问权限;新思科技与楷登电子则表示正逐步恢复相关服务。
同日,新思科技发布官方声明称,公司于7月2日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函件。
通知基于2025年5月29日收到的限制令所实施的对华出口管制措施现予撤销,即时生效。
在出口限制取消后,新思科技和楷登电子的股票,于Robinhood交易平台的盘前交易中分别上涨逾6%与7%。
此外,此前美国对其他规模相对有限的EDA工具制造商施加的类似限制,亦已同步取消。
此次解禁时机与中美[90天缓冲期谈判]形成重合,被视为美方释放缓和信号的策略性举措。
需注意的是,禁令出台背景正值中美稀土贸易博弈白热化阶段——中国四月对镝、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冲击美国军工及新能源产业。
此举暂时缓解了中国芯片企业因软件断供所面临的性能危机,然此[解禁]显然系中美稀土博弈中的交换筹码,其窗口期仅限90日,且美方单方面保留随时回调之权利。
在放开EDA出口管制的同时,美国同步强化其[芯片制造回流]政策,将相关税收抵免比例由25%提升至35%。
此举折射出美国试图通过政策的一松一紧,将中国锁定于芯片产业链中设计与制造脱节的[纸上芯片]环节之战略考量。
其本质是中美两国在复杂经贸关系中进行阶段性博弈的结果,背后折射出双方于科技、产业、资源等多重维度角力达成的暂时平衡。
近年来,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EDA行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
然而,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国内EDA市场目前仍由上述国际三巨头占据主导地位,国内EDA供应商所占市场份额相对有限。
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得以占据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主要源于其在技术水平、产品完成度及产品丰富度方面的显著领先优势。
目前,国际巨头如西门子EDA凭借与全球顶尖芯片制造商的深度合作,构建了覆盖芯片设计全流程的工具链,在7nm以下先进制程的支持方面尤为突出。
相比之下,国产EDA在整体生态构建及高端制程验证经验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此类技术积累的差距需长期投入方能弥补。
从专业层面看,EDA软件需支撑逻辑设计、布线、功耗优化、时序分析等复杂芯片设计的诸多环节,其设计对象常涉及数十亿晶体管。
据外媒TechNode报道,中国从事EDA软件研发的企业数量远超世界其他地区总和,至少有60家此类公司。
国内公司已开发的工具,其通过客户验证的主要集中在模拟或成熟工艺节点领域,而非先进工艺节点。
此外,EDA开发的另一重大挑战在于,其并非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单纯的开发与优化,而需在现实应用中持续完善。
不仅如此,美国三大EDA巨头每年仍需投入数亿美元用于研发,构筑了难以逾越的资金壁垒。
当下,英伟达高端芯片供应受限,致使中国无法进口用于AI训练和部署,而EDA领域的限制则进一步加剧了困境。
在此背景下,寒武纪的股价回调、中芯国际的产能困局与EDA解禁的博弈本质,共同揭示了中国芯片产业的核心矛盾:资本市场虽可助推估值泡沫,却无法替代核心技术突破的攻坚进程。
国产EDA企业在先进制程支持与工具链完整性方面,与国际巨头存在显著差距,尤其在3纳米以下工艺及多物理场仿真等前沿领域几近空白。
不天博体育直播观看方式过这一现状正呈现积极转变:一方面,美国高端EDA出口管制促使下游企业加速国产软件验证与导入,部分半导体龙头企业已着手构建本土EDA生态;
另一方面,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并购,正逐步向数字设计全流程、高端制程支持等核心技术领域拓展。
近年来,以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为代表的国产EDA企业,通过聚焦细分领域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逐步确立市场地位。
华大九天重点布局数字电路设计领域,在前端及部分后端具备较完整解决方案;概伦电子专精于模拟电路设计工具;
广立微则专注于EDA验证工具。需指出的是,三家厂商目前均未形成独立的全流程工具链能力。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三家EDA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分别为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及广立微电子;此外,尚有八十余家未上市的EDA企业。
整体而言,中国EDA市场规模约100亿元,涵盖前端设计、后端设计、模拟设天博体育直播观看方式计等多个细分领域。
中国半导体产业唯有加速突破EDA等根技术瓶颈,构建自主创新生态,方能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掌握长远发展主动权。
①可针对中国芯片设计企业的特定需求,聚焦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射频芯片、RISC-V芯片设计等细分领域,提供定制化、高性能、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以此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②深化与本土晶圆厂及设计企业的协同合作,紧密结合本土工艺特性与设计需求,开发适配实际应用场景的EDA工具。
③同时需着力突破核心EDA算法与底层技术。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对EDA基础理论的持续攻关始终是产业发展的根基。
④技术发展层面,国内EDA企业除强化自主研发外,正加速推进并购整合,如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有效补足射频设计工具短板。
⑤生态建设方面,除国家主导的产业协同外,本土厂商积极参与RISC-V开源生态,推动国产EDA工具接口标准化,降低对美系工具的依赖。
工信部在《[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需重点突破工业软件,补足关键基础软件的短板,并建立EDA开发商、芯片设计企业、代工厂商等上下游企业的联合技术攻关机制。
在2024中国半导体年会上,英诺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琦公开表示,要使客户放弃国际三大EDA厂商的工具,国产EDA必须在稳定性、高性能等特定方面形成局部优势,并在某些点工具上实现差异化,以此促使客户逐步转移。
此外,也需抓住若干关键功能点,展示相较于现有工具的显著优势,从而吸引客户尝试使用新产品。
实现EDA软件自主可控具有战略意义。唯有加速推进国产EDA设备自主化进程,方能真正突破技术封锁,保障产业链安全。
最终需构建研发—应用—改进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完善自主可控的EDA产业生态,从根本上增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中国EDA企业要实现从可用到优质的跨越,不仅需攻克技术壁垒,更是在与时间竞速的生存较量中奋力前行。
部分资料参考:华夏日报:《禁令一月游,[芯弦]不能松!三巨头短暂离场归来,国产EDA突围迫在眉睫》,财富FORTUNE:《中国芯片突围战进入深水区》,财经杂志:《美国取消对华芯片EDA软件出口限制,新思、楷登、西门子恢复供货》,只谈数码科技:《美国解禁EDA背后:国产EDA崛起,再禁也没意义,反让美企损失惨重》,生思孰虑:《平局就是败局!美国解禁对华EDA芯片设计工具,硬刚不成改包抄》,腾讯科技:《美国突然解禁EDA三巨头!国产替代窗口期还剩多久?》,算力豹:《美国解禁EDA三巨头背后:一场35天的芯片博弈与国产替代窗口期开启》,国际金融报:《美国取消全球三大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对华出口限制》,电子发烧友网:《柳暗花明:国际EDA限制松绑,中国IC设计公司再逢甘霖》,半导体产业纵横:《EDA出口管制解除,对中国半导体影响几何?》
本公众号所刊发稿件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回复,我们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