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4%、84%...直到当前的125%,中美关税俨然已冲破进度条,进入极限对垒阶段。其中,作为进出口关键产品,受关税加码影响尤为明显——随着原产地认定新规、芯片报价暂停等消息相继曝出,涉美芯片进口通道空前缩窄,
根据最新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2日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天博体育官方网站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消息一出,涉美芯片企业集体静默。“不少美系芯片公司的新增订单都暂停报价了,大家比较悲观,都在评估影响。”有消息人士透露,“考虑到成本负担加剧,美国芯片或许要加速撤出中国市场。”
德州仪器。除了英特尔的产能集中在美国外,德州仪器的晶圆厂主要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缅因州、犹他州,少部分晶圆厂在德国,封测主要在美国本土,部分位于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成都。
GPU产品、ADI的模拟芯片产品、博通部分射频类和汽车电子芯片、美光少部分DRAM和NAND芯片、安森美大部分功率类产品、Qorvo的射频前端产品或将因原产地认定新规受到影响。02 国芯自主可控呼声高涨,谁能全面对位替代需求?
练兵千日,终须一战。面对美系芯片腾出的市场空白,国产厂商全面补位已成定局。
赛迪研究院指出,海光和兆芯均采用x86技术架构,两者分别获得了x86完整交叉专利授权和指令集期限授权。其中,海光掌握完整的x86指令集代码,并通过核心指令集扩充建立国产化C86指令体系,安全、性能及自主迭代能力较强,被视为国产CPU市场第一梯队。
此外,龙芯和申威凭借深度自主研发,受到党政及特种市场领域信赖。其中,龙芯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指令系统LoongArch,实现了多代处理器
综合来看,六大国产芯片产品都基本满足国产替代“安全可用”需求。随着中美“关税战”打响,国产化芯片有望加速大规模落地进程,担当起国产替代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