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宣布退休,他的投资哲学已经深入人心,不仅对于大企业,也能为普通投资者提供重要建议
- 聚焦自己熟悉的领域,并且不要盲目追求短期回报......巴菲特15个投资哲学一次看个够~
1965年,他接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并将其发展成为一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截至2025年5月,其流动资产已达3000亿美元。
现年94岁的巴菲特最近宣布,他将辞去Berkshire Hathaway首席执行官一职。
作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投资者之一,他直言不讳的智慧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密切关注——以下是他的15句名言,以及这些名言对投资者的启示。从中我们能吸收到不少投资哲学。
对于一个拥有如此高资产净值的人来说,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却出奇地节俭。他既没有手机也没有笔记本电脑。2014年,巴菲特在一次股东会议上告诉股东,他的生活质量不受他拥有多少钱的影响。
对很多人来说,一旦他们升职了或者拿到了年终奖,额外的钱通常会用来满足一些(或许多)愿望,这种有害的理财习惯使许多新加坡人无法实现财务自由,无法设立应急基金,无法进行投资,也无法为退休做计划。
在选择投资时,许多投资者在没有真正了解业务的情况下轻易追逐不熟悉的行业。巴菲特建议坚持在个人能力范围内进行投资。
这在巴菲特的投资史上得到了映证。众所周知,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繁荣时期,他避开了科技股,并承认自己并不完全了解这一行业。尽管当时受到嘲笑,但他躲过了随后泡沫时代。
当他最终投资苹果时,他对该公司的描述不是以技术为中心,而是因为它有价值的消费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忠诚度。这最终为他赢得了大量的回报。
作为长期投资的强烈倡导者,巴菲特不鼓励短期持有投资,因为长期投资才是获得大量回报的地方。
根据他的建议,投资时我们应该一家公司在10年后是否会继续表现良好来判断是否进行投资,从感性转向理性。
尽管现代项目融资平台兴盛,但投资创业公司风险颇大。巴菲特倾向于选择掌握了良好历史业绩的企业,而非初创公司。这或许值得其他投资者参考。
“成功的关键在于耐心。”投资者常难以抗拒频繁操作的诱惑,但此举多由情感驱动。他提倡对于收益保持非贪婪或恐惧的态度,以规避不必要的市场操作。
新闻会影响到投资者并最终导致不理智的投资行为。巴菲特认为低迷的市场往往是投资良机。但前提是,你对这家企业/这个行业有充足的了解。
反思其他投资者的行为能够带来更高回报,尤其是在悲观情绪使得一些实际上表现良好公司的价格受到抑制时。
和第6条一样,巴菲特再次提倡长期投资。只进行短期投资在他看来可能是一个情绪化的决定。一些诱导包括分析师说经济衰退迫在眉睫、首席执行官更换或谣言等情况。
“以合理价格投资好公司,优于以廉价投资普通公司。”巴菲特认为,投资的重点在于选择表现优异的企业,而非等待不切实际的低价机会。
Charlie是巴菲特已故好友兼合伙人查理·芒格。在他们长达几十年的合作中,他们习惯性不随经济变化而波动的市场影响决策,而是转向对企业的深度研究来指导投资。
这就是著名的那句“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巴菲特的意思是,只有在逆境中,才能见真章。在市况不佳时,真正的企业实力才会体现出来,投资时应优先考虑在逆境中仍表现优异的公司。
巴菲特认为,在进行任何公司投资之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详细阅读该公司的年报。年报会告诉你很多公司财务状况的信息。但仅仅看最新的年度报告是不够的,因为公司的业绩可能取决于该财政年度的全球经济形势。
在决定公司的基本面是否足够强大,能够经受住短期经济前景的恶劣影响之前,年度报告应该经过几年的比较,以真正跟踪公司的增长。
巴菲特提醒我们,金钱虽能提升生活享受,但无法购买真情与健康,应珍惜人生中的无价之宝。
过程比结果更令人愉快。只有活出自己的热情和兴趣,投入自己喜欢的事业,才是持久的成功之道。
长期的坚持与等待是投资成功的一剂良药,特别是在被证明优秀的企业中长期持股。
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的一项长期投资——持有了近40年——已经增长了约36倍,并且每年持续支付相当于原始投资50%的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