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暨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发展论坛上,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智能驾驶部专业总师徐志刚分析了国产车规芯片现状与发展。
2.2025年,中国辅助驾驶行业的“端到端革命”将进入深水区,市场需求从传统的“功能尝鲜”向基于知识驱动的“场景理解”演进。
3.由于政策的支持、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汽车芯片市场将围绕“技术领先型”与“技术普惠性”的双线年搭载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数量将突破850万辆,国产芯片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5.同时,国内车规级芯片企业仍需面临诸多挑战,如企业规模小、产品类型少,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在全球市场竞争力依然不高。
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智能驾驶部专业总师徐志刚对国产车规芯片现状与发展做了分析。2025年,中国辅助驾驶行业的“端到端革命”已进入深水区。随着NOA功能搭载率持续提升,2030年搭载量预计将突破850万辆。在用户需求为驱动力的背景下,市场正在从传统的“功能尝鲜”、数据的规模效应驱动的“场景覆盖”,进一步向基于知识驱动的“场景理解”演进。
徐志刚表示,“科技平权”已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标题,定价在10万元至20万元区间的大众车型已普及搭载NOA功能,辅助驾驶正加速从高端产品向主流市场扩展。随着政策的支持、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一场围绕“技术领先型”与“技术普惠性”的双线竞争将重塑市场。
随着驾驶芯片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厂商加速智驾车型布局,预计国产芯片市场份额有望提升。此外,国产500T以上算力芯片将走向量产;低算力J2/J3/A1000L/M55/M57D等价格将继续下探并支持出海。
车端中高算力计算芯片竞争激烈,2024年下半年 Momenta BMC(272T)、
图灵(384T)、蔚来神玑NX9031流片,一系列车企的加入将改变芯片格局。当前,中算力平台以英伟达ORIN-X/N、高通8775、地平线M为主;高算力平台以英伟达双ORIN-X、华为MDC系列、高通8650为主。由于中算力舱驾一体芯片追求极致性价比,2025年将取得规模化突破,一系列产品将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陆续搭载上车。第三点,未来三年算力需求将以500-1000Tops以上为主。
高速NOA的车型芯片算力以0~100Tops区间最多、未来需求100~200Tops;城市NOA芯片算力以500~1000Tops区间最多、入门级为100~200Tops;L3芯片算力1000Tops以上;目前主流已量产单颗芯片算力以200Tops以下为主,未来三年即将量产的芯片则以500-1000Tops以上为主,能够更好地满足全场景城市NOA需求。
与此同时,国产车规级芯片市场还存在诸多挑战,比如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类型少,
且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在全球市场竞争力依然不高、仍有较大差距需要追赶,因此“提质”和“创新”是未来应对的方向。会上,徐志刚还展示了一张图,清晰呈现了国内汽车芯片的现状、主要差距与卡点、国产化情况、国内代表企业。天博官方认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