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29日,国产AI芯片产业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特别是在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突破与下游应用场景的扩张双重驱动下,天博官方认证渠道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表现略有波动,整体下跌0.18%,但成分股中思瑞浦、安集科技和东芯股份等企业均实现了显著的上涨,分别增长6.97%、4.40%和3.10%。
在此背景下,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最近的资金流入表现尤为抢眼。数据显示,该ETF在过去五个交易日内,累计“吸金”达5.22亿元,日均净流入达1.04亿元,显示出市场对国产AI芯片的强烈关注与投资信心。流动性方面,科创芯片ETF的换手率达2.35%,成交额为5.68亿元,进一步体现了市场的活跃度。
随着国产AI芯片企业的营收规模突破百亿大关,技术的成熟度与市场需求的加速放量相辅相成。海通国际分析指出,当前这一阶段是国产AI芯片产业全面提速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在政策端持续加大对半导体自主可控的战略扶持力度的背景下,芯片板块作为AI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从技术角度来看,国产AI芯片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尤其是在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和医疗影像等领域,其技术领先优势逐渐显现。根据行业研究报告,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场预计将达到4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这一趋势无疑将推动国产AI芯片企业加速布局。
在公司层面,前十大权重股中,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等企业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合计占据了57.96%的市场份额。这些公司凭借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正在逐步缩小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以寒武纪为例,其在AI训练和推理芯片方面的技术积累,使其在市场中拥有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展望未来,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国产AI芯片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行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技术壁垒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多重挑战。
综合考虑,投资者在把握这一波国产AI芯片崛起的机会时,应关注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变化,同时也要谨慎应对潜在的风险。在此过程中,科创芯片ETF作为一种便捷的投资工具,能够帮助没有股票账户的场外投资者有效布局国产芯片市场,分享行业发展的红利。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与政策导向,将是把握投资机会的关键所在。